45岁的王女士一来到诊室就不停地抓挠着手臂和后背,皮肤上布满了抓痕和红疹。'医生,这个痒已经折磨我三个月了,越抓越痒,夜里根本睡不着。'她苦恼地说。检查发现,她的皮肤潮红,有密集的红色丘疹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这是典型的湿热型皮肤病的表现。
皮肤瘙痒看似是小问题,实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中医认为,'无湿不作痒',湿热蕴结肌肤是导致顽固性瘙痒的主要原因。《医宗金鉴》明确指出:'湿热相搏,发为痒疹。'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,湿热环境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,引发瘙痒反应。长期抓挠不仅会导致皮肤破损感染,还可能引发焦虑、失眠等并发症。
针对王女士的情况,我开了一个精简有效的方子:白鲜皮、地肤子,每日一剂,水煎服。这个看似简单的两味药组合,却是中医治疗湿热型皮肤病的经典搭配。
白鲜皮,性寒味苦,归脾、胃经,具有清热燥湿、祛风解毒的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'治风疮疥癣,皮肤瘙痒'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,白鲜皮含有的白鲜碱能抑制组胺释放,减轻炎症反应。
地肤子,性寒味甘苦,归肾、膀胱经,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、止痒。《本草备要》称其'利小便,治淋沥,皮肤瘙痒'。它含有三萜皂苷成分,能促进湿热从小便排出,减轻皮肤症状。这两味药配合使用,一个主清湿热,一个主利湿邪,协同作用显著。
服药三天后,王女士复诊时兴奋地说:'医生,痒感减轻了一大半,晚上终于能睡个好觉了。'继续服药一周后,她的皮疹基本消退,皮肤也不再潮红。我嘱咐她再巩固治疗一周,并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复发。
预防皮肤瘙痒,我建议做好以下几点:保持皮肤清洁干燥;穿着透气棉质衣物;饮食忌辛辣油腻;避免过度抓挠。对于湿热体质的人,可以定期用白鲜皮、地肤子煮水代茶饮,帮助清除体内湿热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用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