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至16日,哥伦比亚波哥大的圣卡洛斯宫里, 30多个国家凑在一起,商量怎么“卡以色列脖子”:不卖武器、不让军舰停靠、连运武器的船都不许过自家领海! 这场会议由哥伦比亚和南非牵头,叫“海牙集团紧急会议”。 参会的不全是“大国”,但全是被殖民过、或正被西方“长臂管辖”折腾过的国家:玻利维亚、古巴、印尼、尼加拉瓜、阿曼……甚至连马来西亚都派了代表。 他们讨论的核心只有一件事:以色列在加沙杀了那么多人,西方还在疯狂卖武器给他们,我们得联合起来,断了这条“血路”。 会议结束后,12个国家当场签了协议,拍着胸脯保证:“从今天起,我们国家的港口、领空、军火商,谁都不许给以色列送武器! 运武器的船想靠岸? 没门! ”
消息传回西方,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连夜发声明,说这是“不负责任的单边行动”;德国经济部长则皱着眉头强调“德国始终遵守国际法”;英国外交大臣更离谱,居然说“英国一直在推动停火”。可明眼人都知道,过去21个月,英国默许了以色列500次军事情报飞行任务;德国2023年卖给以色列的武器,占人家总进口量的47%,光无人机和导弹就卖了3.553亿美元。
这不是什么“普通外交争执”。 往深了说,这是被殖民过的南方国家,第一次集体对西方“包庇战犯”的行为说“不”。
要弄明白为啥这30国突然“抱团”,得先说说“海牙集团”是干啥的。
这个集团2025年1月才成立,牵头的是南非和哥伦比亚,背后还有进步国际组织撑腰。 名字叫“海牙”,是因为国际刑事法院(ICC)和国际法院(ICJ)都在荷兰海牙,但成员基本全是全球南方国家。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、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轮流当主席,连主席团里都找不出一个西方国家代表。
他们为啥要成立这个集团? 用南非代表的话说:“国际法院早就裁定以色列在加沙犯‘种族灭绝罪’,国际刑事法院也说要调查以色列领导人,可西方国家呢? 美国直接制裁ICC官员,欧盟假装没看见,英国甚至把联合国派去调查的代表骂成‘麻烦制造者’。 我们受够了。既然西方自己不主持正义,我们就自己来! ”
最能说明问题的,是南非自己的经历。 南非曾经历过27年的种族隔离,当时国际社会一边谴责,一边卖武器给白人政府;后来南非人自己推翻了种族隔离,西方又转头说“这是你们的内政”。 现在以色列在加沙干的,和当年南非白人政府干的有什么区别? 轰炸医院、学校,把200多万巴勒斯坦人困在“露天监狱”里,用饥饿当武器。南非人太懂这种痛苦了。
哥伦比亚的加入更有意思。 这个南美国家和以色列看似没关系,可翻开历史书,以色列从1970年代就开始向哥伦比亚卖武器。 哥伦比亚前总统乌里韦执政时,以色列帮着训练军队、提供无人机,用来打反政府武装;更讽刺的是,以色列的军工企业还参与过哥伦比亚的“反恐情报”,导致无数平民被误杀。
“现在以色列在加沙用的炸弹,说不定就是我们哥伦比亚纳税人的钱买的! ”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会上拍桌子,“凭什么我们要为西方的战争罪买单? ”
说到“西方包庇以色列”,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“双标表演”。 军事支持。 美国不用说,从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到现在,已经给以色列送了超过100亿美元的武器:精确制导炸弹、装甲车、“铁穹”拦截系统,要啥给啥。 美国国防部的公开数据显示,2024年对以军售额比2022年暴涨300%。
欧洲国家更“虚伪”。 德国总理默茨总说“我们只卖防御性武器”,可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的出口记录里,2023年卖给以色列的“苍鹭”无人机、“爱国者”导弹系统,全是能直接炸人的进攻性装备。 更离谱的是,德国还偷偷把自己的军舰维修技术传给以色列,让以军的“萨尔-6”型护卫舰能更快重返战场。
英国更绝。 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7月18日在议会信誓旦旦:“英国正积极推动停火! ”可《解密英国》杂志拿到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,2023年10月到2025年6月,英国政府默许以色列军方的侦察机在英国领空进行了500次情报飞行。这些飞机收集的情报,后来全用在了加沙的轰炸行动里。
再看制度性阻挠。 国际法院去年11月裁定以色列必须“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”,可美国第一个跳出来反对,说“这是对以色列主权的侵犯”;国际刑事法院今年3月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、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逮捕令,指控他们犯有“战争罪”和“反人类罪”,结果美国直接宣布对ICC首席检察官卡里姆·汗实施制裁,冻结他在美国的资产,还吊销了他的签证。
欧盟更“默契”。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7月15日说:“我们对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深感担忧。 ”可转头欧盟就把“地平线欧洲”计划的12亿欧元经费,拨给了和以色列合作开发“智能监控系统”的项目。这套系统后来被曝光,能在加沙实时追踪平民的移动轨迹。
最让南方国家愤怒的,是以色列的战争机器,根本就是靠西方“输血”维持的。
以色列军队用的“梅卡瓦”主战坦克,发动机是美国通用汽车造的;“铁穹”拦截系统的雷达,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;连以色列士兵穿的防弹衣,都是美国杜邦公司的凯夫拉材料。 更讽刺的是,以色列最大的武器供应商,居然是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。这家公司同时还在向乌克兰卖“标枪”导弹。
南方国家不是没试过单独反抗。 2023年11月,巴西总统卢拉说“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是种族灭绝”,结果美国立刻取消了对巴西的5亿美元援助;2024年3月,智利总统博里奇宣布“暂停向以色列出口铜矿”,可智利的铜矿企业集体抗议,说“这会让我们的经济倒退十年”。
直到海牙集团成立,这些国家才找到“抱团取暖”的办法。
7月21日的波哥大会议上,12个国家当场签了6项协议,每一条都直戳以色列的“命门”:
第一,禁止本国企业向以色列出售任何武器,包括子弹、炸弹、无人机零件;
第二,本国港口、领空、军用机场,一律不许以色列军舰、军用飞机停靠或降落;
第三,本国航运公司、物流企业,不许运输任何运往以色列的军事装备,哪怕是“两用物品”(既能民用又能军用的东西,比如卡车、通讯设备);
第四,立刻检查所有和以色列签的公共合同,凡是涉及“支持巴勒斯坦被占领土”的,一律终止;#AIGC热点大赛#
第五,本国法院必须优先处理涉及以色列战争罪的案件,不管嫌疑人在哪国,只要有证据,就启动调查;
第六,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和国际法院的裁决,允许两国法院互相承认对方的逮捕令。
这些协议听起来“很官方”,但背后的算盘很实在。 比如“禁止军舰停靠”,以色列海军的主要补给港在红海,而阿曼、马来西亚都是红海沿岸国家;“禁止运输两用物品”,以色列军队70%的后勤物资(比如帐篷、发电机、通讯设备)都靠“民用物流”偷偷运进去;“支持普遍管辖权”更狠。2009年,英国法院就曾以“战争罪”为由,逮捕过以色列前总统卡察夫;如果这次30国联合起来,以色列高官去任何一个协议国,都可能被警察铐走。
当然,这些协议能不能真的“卡死”以色列,现在还说不好。 比如,以色列还有20%的武器是通过“灰色渠道”运进来的。比如找塞浦路斯、希腊这些“西方盟友”的公司当“中间商”,把这些武器贴上“民用”标签,再转卖给以色列。 但南方国家也不是吃素的:哥伦比亚已经宣布,所有本国航运公司的船只,从7月25日起,一律不得装载任何“疑似运往以色列的货物”;南非的海关部门,已经开始排查所有来自欧洲的货轮,重点检查“工业设备”“电子设备”的报关单。
这次南方国家的行动,撕开了西方“人权卫士”的伪装。 以前西方总说“我们支持以色列,是为了维护民主”,可现在大家发现:以色列在加沙炸医院、杀儿童的时候,西方在卖武器;国际法院说要调查以色列的时候,西方在制裁法官;联合国大会以120票赞成通过“停火决议”的时候,西方20多个国家集体弃权。
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话说:“这不是支持和反对以色列的问题,这是支持和反对‘有罪不罚’的问题。 如果放任以色列这么干,明天他们就会对委内瑞拉、对伊朗、对我们任何一个南方国家动手。因为西方已经说了,只要他们觉得‘威胁’,就能随便轰炸、随便杀人。“波哥大会议结束了,但故事才刚刚开始。
30个国家的代表离开时,有人拍了拍佩特罗的肩膀说:“你们开了个好头。 ”佩特罗笑了笑:“不是我们开头,是被压迫的人,终于学会站起来反抗了。 ”
用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