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争虎斗,猛将如云;一杆方天戟,两柄青龙刀,百万军中谁敌手?银枪白马七进七出,铁戟双挟万夫莫开——这108位豪杰的锋芒,便是整部《三国演义》最耀眼的寒光。
第一档:盖世神将
1.吕布:虎牢关独战刘关张不败;濮阳之战力敌曹营六将(典韦、许褚等)全身而退;辕门射戟技惊四座。公认演义第一猛将。
2.关羽:温酒斩华雄;斩颜良(万军中刺死)、诛文丑(快速击败并斩杀);过五关斩六将;水淹七军擒于禁、斩庞德;单刀赴会。
3.张飞:长坂坡据水断桥,独退曹军;葭萌关夜战马超数百回合不分胜负;巴西之战大败张郃;有多次一合刺死/生擒敌将记录(如纪灵)。
4.赵云:长坂坡七进七出,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;汉水救黄忠,单骑冲阵令张郃、徐晃胆寒;老年力斩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;一生单挑几乎无败绩。
5.马超:潼关之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;酣战许褚、张飞均不分伯仲;速败于禁、张郃等名将;有“不减吕布之勇”的评价。
6.典韦:濮阳救曹操,独挡吕布军;宛城死战,以双戟、人身为武器,力杀数十人,死后半晌无人敢近。曹操称“古之恶来”。
7.许褚:潼关裸衣斗马超,大战二百余合;曾与典韦大战不分胜负;力战赵云三十合平手;多次担任曹操护卫,勇力绝人。
8.黄忠:长沙之战与关羽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,箭术通神(射中关羽盔缨);定军山一战,居高临下突袭,阵斩曹军主帅夏侯渊;老年仍有万夫不当之勇。
9.颜良:白马坡连斩宋宪、魏续;二十合速败徐晃,曹营诸将栗然。虽被关羽突袭斩杀,但此前展现的武力极其强悍。
10.文丑:延津之战射翻张辽,击败徐晃;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。同样死于关羽突袭,但实力顶尖。
第二档:顶级名将
11.庞德:抬棺战关羽,百余合不分胜负,曾箭射关羽中额;力战曹营许褚、张郃、夏侯渊、徐晃四将车轮战不败。
12.孙策:小霸王,挟死一将、喝死一将;神亭岭大战太史慈百余合平手;扫荡江东,所向披靡。
13.太史慈:神亭岭酣斗孙策;合肥之战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;箭术超群,曾射透敌将手腕钉于梁上。
14.夏侯惇:拔矢啖睛,死战不退;濮阳战吕布(虽败犹勇);多次作为曹军先锋,勇猛过人。
15.夏侯渊:定军山前曾速斩蜀将龚起;与黄忠大战二十合不分胜负(后被突袭斩杀);曹魏西部战区主将,以勇猛疾行著称。
16.张辽:合肥之战威震逍遥津,以少胜多,杀得东吴“小儿止啼”;与太史慈、张郃、凌统等名将交锋均不落下风。
17.甘宁:百骑劫曹营,不折一人一骑;射杀凌操、射伤乐进;与曹洪、乐进等交锋;水陆皆能,勇猛且果敢。
18.魏延:勇冠三军,深受刘备器重;战泠苞、擒鄂焕、斩王双;屡次担任蜀汉先锋,武力卓绝。
19.张郃:后期蜀汉劲敌,街亭之战大败马谡;曾与张飞、赵云、黄忠、马超、庞德等顶尖高手交锋(虽多败绩,但能全身而退足见实力);后期几无敌手。
20.徐晃:曾与许褚大战五十余合平手;沔水之战力战关羽八十余合(关羽有伤);击败刘封、陈式等;治军严整,武力高强。
21.周泰:濡须坞血战,身中数十枪仍死保孙权;与韩当联手杀败许褚(非单挑);多次救孙权于危难,遍体伤痕如同刻画。
22.文鸯:单骑退雄兵,乐嘉桥一战,夜袭司马师大营,反复冲杀,勇不可挡,有“小赵云”之称。
23.姜维:少年时识破诸葛亮计策,且与老年赵云交手不落下风;后期蜀汉顶梁柱,有速败邓忠、王经等战绩;文武全才。
24.邓艾:偷渡阴平,灭蜀首功;与文鸯、姜维、师纂等交锋;智勇兼备,武力出众。
25.关平:关羽义子,多次随父征战,武艺高强。战平庞德、徐商、翟元等;襄樊之战中表现活跃。
26.曹彰:曹操之子,膂力过人,能手格猛兽;北征代郡乌桓,身先士卒,大获全胜。
27.高顺:吕布帐下大将,所率“陷阵营”攻无不克;曾与夏侯惇大战四五十合。
28.华雄:汜水关前连斩鲍忠、祖茂、俞涉、潘凤等联军将领,气势逼人。
29.管亥:青州黄巾渠帅,围困北海,与关羽大战数十合才被斩杀。
30.王双:曹魏后期猛将,使六十斤大刀,开两石铁胎弓,暗藏流星锤,连斩蜀将谢雄、龚起,后被魏延设计斩杀。
31.诸葛尚:诸葛亮之孙,绵竹之战以少敌多,英勇战死,展现了不俗的武力。
32.徐质:曹魏后期猛将,使开山大斧,曾击败张翼、廖化,后被姜维设计斩杀。
33.鄂焕:高定部将,使方天戟,有万夫不当之勇,曾战平魏延、张翼、王平三人联手。
34.李严:蜀汉将领,曾与黄忠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。
35.凌统:东吴猛将,合肥之战与张辽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;与乐进大战不分胜负;濡须之战救出被围的甘宁。
36.乐进:曹魏名将,以骁勇果敢著称。合肥之战与凌统大战不分胜负;曾箭射东吴大将宋谦、贾华;多次先登陷阵。
37.曹洪:曹操从弟,多次救曹操于危难(如荥阳救曹操、潼关战马超);下辩之战击败吴兰、任夔。
38.关兴:关羽次子,武艺高强。猇亭之战斩杀仇人潘璋,夺回青龙偃月刀;后期多次担任蜀汉先锋。
39.张苞:张飞长子,武艺不输其父。猇亭之战刺死夏恂;后期与关兴并称“小关张”,屡立战功。
40.程普:东吴老将,使铁脊蛇矛。曾与太史慈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;参与赤壁之战等重大战役。
41.韩当:东吴宿将,参与大小战役无数。曾与周泰合力杀退许褚(非单挑);箭术精湛。
42.蒋钦:东吴将领,参与赤壁之战、合肥之战等。曾与韩当、周泰合力杀退许褚。
43.周仓:关羽贴身护卫,力大无比,水性极佳。曾生擒庞德(水中);忠心耿耿。
44.丁奉:东吴名将,勇猛善战。雪中奋短兵,大破魏军;后期在东兴之战大胜魏军。
45.李典:曹魏将领,儒雅但武力不俗。曾与赵云交锋(短暂);参与博望坡、合肥等多战。
46.于禁:曹魏外姓第一将(早期),治军严整。曾与张飞、马超交锋(不敌);武力在曹营中属前列,但后期表现不佳。
47.马岱:马超从弟,武艺高强,行事果断。葭萌关助战张飞;诸葛亮北伐时的重要将领,曾斩杀魏延。
48.王平:蜀汉后期重要将领,街亭之战中规劝马谡。武力不俗,曾与张郃交锋(数十合后败走)。
49.高览:河北四庭柱之一,与许褚大战不分胜负(短暂);官渡之战被赵云突袭刺死。
50.公孙瓒:白马将军,早年威震塞外。磐河之战与文丑大战十余合不敌;参与讨董卓。
51.麹义:袁绍大将,界桥之战先登大破公孙瓒白马义从,斩杀严纲,后被赵云刺死。
52.泠苞:刘璋部将,与魏延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;后中伏被魏延生擒斩杀。
53.吕蒙:东吴都督,早期以勇猛著称。参与多次战斗,如袭取荆州。
54.朱然:东吴将领,参与夷陵之战、江陵之战等。曾与赵云交锋(被一枪刺死,但演义此处或有误/仓促)。
55.潘璋:东吴将领,使关羽所用青龙刀。猇亭之战擒获关羽关平;后被关兴追杀斩杀。
56.诸葛诞:后期反司马氏主要将领,在寿春据守,麾下亦有勇将(如文鸯),其本人武力亦不弱。
57.毋丘俭:与诸葛诞一同反司马氏,亦为有武勇的将领。
58.邓忠:邓艾之子,曾与姜维大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负,后中计败走。
59.师纂:邓艾部将,与邓忠一同作战,武力尚可。
60.陈泰:曹魏后期名将,陈群之子,文武兼备,曾与姜维对阵。
第三档:中坚骁将
61.曹仁:曹魏大将,守城名将,亦有勇力(如江陵之战)。
62.曹真:曹魏大将,曹仁族弟,武勇与统帅能力兼备。
63.郭淮:曹魏西线大将,长期与蜀汉对抗,武力不俗。
64.孙桓:东吴宗室,年轻将领,夷陵之战曾与张苞交锋(不敌)。
65.全琮:东吴将领,参与多次战役。
66.朱桓:东吴将领,濡须之战大破曹仁。
67.贺齐:东吴将领,平定山越有功,以武勇著称。
68.陈武:东吴将领,使长枪,合肥之战为掩护孙权战死。
69.董袭:东吴将领,合肥之战船覆淹死。
70.祖茂:孙坚部将,为掩护孙坚被华雄斩杀(有牺牲精神)。
71.俞涉:袁术部将,汜水关被华雄斩杀。
72.潘凤:韩馥部将,汜水关被华雄斩杀(“上将潘凤”梗)。
73.方悦:河内名将,虎牢关被吕布五合刺死。
74.穆顺:上党太守部将,虎牢关被吕布一戟刺死。
75.武安国:北海太守孔融部将,使铁锤,虎牢关战吕布十余合被断手腕(表现已优于普通将领)。
76.淳于琼:袁绍大将,官渡之战守乌巢,醉酒误事被擒杀(早年有勇名)。
77.吕翔、吕旷:袁绍降将,博望坡之战被赵云斩杀。
78.邢道荣:零陵上将(自称),有勇名,后被赵云刺死。
79.杨龄:长沙管军校尉,与关羽交战三合被斩。
80.夏侯恩:曹操背剑官,长坂坡被赵云一枪刺死,夺青釭剑。
81.晏明:曹将,长坂坡被赵云三合刺死。
82.钟缙、钟绅:兄弟,长坂坡被赵云相继斩杀。
83.韩瑛、韩琪、韩琼、韩瑶、韩德:西凉韩德五子,凤鸣山被赵云一日内尽数斩杀(韩德亦被斩)。
84.沙摩柯:五溪番王,夷陵之战射杀甘宁,后被周泰斩杀。
85.忙牙长:孟获洞将,与王平交战不敌。
86.金环三结:孟获元帅,被赵云一枪刺死。
87.董荼那、阿会喃:孟获洞元帅,曾被魏延、张翼等生擒。
88.祝融夫人:孟获之妻,使飞刀,生擒张嶷、马忠。
89.木鹿大王:驱兽作战,后被诸葛亮破。
90.兀突骨:乌戈国王,身长丈二,刀枪不入,率藤甲兵,后被诸葛亮火攻烧死。
91.越吉元帅:西羌元帅,使铁锤,被关兴斩杀。
92.雅丹丞相:西羌丞相,被张苞生擒。
93.俄何烧戈:羌将,郭淮、陈泰计破其军,自刎而死。
94.成宜、李堪、马玩、梁兴、侯选、程银、张横:西凉八部(部分)将领,潼关之战多被曹军斩杀(如马超杀李通,于禁杀成宜等)。
95.杨任、杨昂:张鲁部将,与曹军交锋。
96.张卫:张鲁之弟,守阳平关。
97.雷铜:刘璋部将,后降刘备,与张郃交战被杀。
98.吴兰、雷同:刘备部将,下辩之战战死(吴兰被曹彰杀,雷同被张郃杀)。
99.冯习、张南:蜀汉将领,夷陵之战战死。
100.傅彤:蜀汉将领,夷陵之战断后力战而死。
101.张翼:蜀汉后期将领,参与北伐,武力尚可。
102.廖化:蜀汉后期重要将领,参与北伐,武力尚可(曾先锋)。
103.吴懿、吴班:蜀汉将领(外戚),参与北伐。
104.马忠:潘璋部将,擒关羽;后于夷陵之战射杀黄忠(演义设定)。
105.张嶷:蜀汉后期将领,北伐中多立功,后战死。
106.傅佥:傅彤之子,蜀汉后期将领,勇猛,钟会伐蜀时战死。
107.蒋斌:蒋琬之子,蜀汉后期将领。
108.霍弋:霍峻之子,蜀汉后期将领,镇守南中。
此排名犹如丈八蛇矛刺破长夜——寒芒闪烁处,是吕布独战三英的狂傲,是赵云七进七出的孤勇,亦是典韦双戟折尽的悲歌。刀光剑影间,108道锋芒穿透纸背:有人一骑当千,有人百战不屈,有人流星般划过乱世苍穹——他们的名字与战绩,铸就了三国最铿锵的英雄谱。
(注:此排名主要依据《三国演义》小说中的单挑、冲阵表现及作者评价,综合考虑战绩、对手含金量、战场表现等因素。因演义人物众多,后段排名侧重有记载战绩及武力表现者,部分人物出场较少或侧重智谋统帅者未列入。武力评价本有主观性,此排名力求贴近演义文本描述。)
用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